Search

[針灸漫談-心若倦了~~]
十二正經不正經系列,下半場開打囉!

  • Share this:

[針灸漫談-心若倦了~~]
十二正經不正經系列,下半場開打囉!

所友們記得四物所之前也聊過中醫說的「心」嗎?

還是沒有用「心」看呢?

罰你回去複習#你心虛了嗎 你心虛了嗎(點這裡恢復記憶)

中醫說的心是什麼,簡單來說心主要的生理功能有兩個:心主神明、心主血脈,心主血脈的部分在之前關於心虛那篇有小聊一下,今天我們主要來跟大家說說另一個部分——心主神明。

🤷🏻‍♀️什麼是心主神明:

說到我們的意識、精神狀況或是想法等等,我們立馬會想到這跟我們的大腦有關,讀醫學相關的所友,可能會想的更深入一點,也許會想到大腦皮質(額葉)或其他區域,那在中醫我們則將這部分歸由五臟中的「心」來主管。我們的想法、精神、意識等等,會因為外在環境而改變,而這樣的影響是雙向的,舉個例子也許會更好理解,當我們花了許多的時間正在準備一個大事件,很擔心到底成效好不好,但在心力交瘁下,心很累,又忽然聽到誰誰誰忘了安排什麼,這時候整個心火燒起來,對著對方”稍稍“提高音量,不過罵是罵完了,卻不覺得舒坦,反而更加疲憊。

當我們心情很愉悅,負面外在事物對我們的影響會降低;相反的,當我們的精神狀況不佳,既使是一顆小石子,也能在心裏引起很大的漣漪。

這邊所說的「神明」,不是我們供奉的神明喔!我們可以把這個「神」聯想到「精神」、「眼神」會更好地理解唷~

(其實中醫所說的心,也不是那麼虛無飄渺的形象,在孫思邈《千金要方》裡面就有提到:「心重12兩,中有三毛七孔」,雖然和現代解剖學有所出入,但也不都是想像的概念,應該說「心」除了我們具體聯想到的心臟,還包含了更廣的層面。)

(改天來聊聊為什麼中醫和西醫對人體的理解或描述不同呢!)

💆🏻‍♀️心受影響欸安抓:

中醫說:心在志為喜,在液為汗,在體合脈,其華在面,在竅為舌。因此,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外在的表現,例如:是否平常沒運動的情況下也容易流汗過多、或是舌尖紅且有紅點等等,來判斷我們的心是否受到影響,當受到影響可能會出現:(這裡說的影響還需要更詳細的辨證唷!)

- 心悸
- 疲累
- 心煩
- 失眠
- 面色蒼白,無血色
- 咽喉乾燥、口渴
- 手臂內側疼痛
- 月經沒來(經閉)!

沒錯!有些月經遲遲沒來的女孩,也可能跟心有關喔!另外,我們看到好吃的東西,並且能享受它,也跟「心」有關,想想看當我們心情很差的時候,是不是即使很好吃的東西也可能變得很普通,心情很差的時候,也可能漸漸影響女孩的經期呢?

《內經》:「月事不來者,胞脈閉也,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,今氣上迫肺,心氣不得下通,故月事不來也。」

《內經》:「心氣通於舌,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」

🙋🏻‍♂️心經在身體的哪裏呢?心經的循行

心經,手少陰心經,顧名思義心經經絡在我們的雙手,屬於手少陰,所以是走在雙手的陰面內側(膚色較白的部分)。從我們的心開始,經過腋下,循著我們的手臂內側,最終走到小指頭。

更深入點來看,心經和我們的小腸經(歡迎回顧 #腸腸肩頸痛),屬於表裡經的關係,互相聯絡。另外也經過我們的咽喉、眼睛,所以當心經發生變動, 便可能引起咽喉乾燥、口渴等症狀。

《靈樞‧經脈》

心手少陰之脈,起於心中,出屬心系,下膈,絡小腸;其支者,從心系,上挾咽,系目系;其直者,復從心系卻上肺,下出腋下,下循臑內後廉,行太陰心主之後,下肘內,循臂內後廉,抵掌後銳骨之端,入掌內後廉,循小指之內,出其端。

🌿平常有哪些中藥能「安心」呢?平常如何養心?

首先最有名的,就是人參啦!其他還有像是茯苓等,清心的也有麥冬、百合等等,以後再來一個個跟大家介紹。

其實,養心的時節,在一整年當中以夏天的時候最需要注意,那如果在一天當中,則是午時(上午11點-下午1點)。在夏天,我們要注意避免汗流過多,提醒自己適度補充水分,避免自己流汗過多,既耗氣又耗津液;而在一天當中,其實我們可以小小的午睡一下,但別太久,小睡片刻後精神飽滿,更有助於下午的工作喔!這些都是一個簡單又容易執行的養心方式。

延伸閱讀:

#清心丸都一樣嗎 


#經絡 #針灸 #中醫 #中醫養生 #疲倦感 #心悸 #失眠 #睡不著 #知識 #醫學 #針灸漫談 #中醫養生 #緊張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原本都在IG遊玩,但常常文章寫得太長,在某一次字數太多而被限制下,決定加開戰場,歡迎大家跟我們一起聊中醫
View all posts